![]() | 會寧紅軍會寧會師舊址AAAA ![]() ![]() ![]() 會寧紅軍會師紀念地位于中國甘肅省中部的會寧縣古城,它是歷代為兵家必爭的重地。會師舊址的主要建筑有:始建于明洪武六年的紅軍會師樓及古城墻;紅軍會師聯歡會會址--文廟大成殿以及-同志親筆題名的三軍會師紀念塔;-元帥親筆題名的“會寧紅軍會師革命文物陳列館”;紅軍長征將帥碑林等。1936年10月8日清晨,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三大主力勝利會師于會寧城,標志著萬里長征勝利結束,中國革命開始走向勝利![詳細] |
![]() | 黃河石林風景旅游區AAAA ![]() ![]() 景泰黃河石林位于甘肅白銀市景泰縣東南部,與中泉鄉龍灣村毗鄰。這里群山環抱,環境幽靜,空氣清新,風景秀麗。景泰黃河石林景區由高品位的自然旅游資源組合而成,集東西南北自然景色之大成,在全國實屬罕見在北方更是獨樹一幟。因其造型獨特。規模大、景區組合優越,可稱之為“中華自然奇觀”。景泰黃河石林位于白銀市景泰縣東南部,與中泉鄉龍灣村毗鄰。這里群山環抱,環境幽靜,空氣清新,風景秀麗。以古石林群最富特色,規模宏……[詳細] |
![]() | 大坪鳳園花海旅游景區AAAA 大坪鳳園花海旅游景區位于白銀市白銀區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的核心區域。白銀區投入550萬元用于大坪鳳園花海旅游景區提升。完成鳳園花海100萬株草花育苗和種植工作的同時,在花海內增設風車、熱氣球、--小品等網紅娛樂項目,提升景區的娛樂性。打造一個花海特色開心牧場,以田園、花海為核心產品體系,集休閑娛樂、農事體驗、旅游觀光于一體,從而帶動景區旅游產業的發展。建設一個星空廣場露營地,配套10-15座特色木屋……[詳細] |
![]() | 白銀黃河濕地公園AAAA 白銀黃河濕地公園地處我市白銀區水川鎮,距市區23公里,地塊臨近黃河,渠系縱橫、蘆葦密布、山川壯美、鄉風濃郁,擁有干旱、半干旱地區難得的黃河濕地,地貌呈階梯狀的三級臺地分布,是高原魚類和水禽的理想棲息場所,每年夏冬兩季都能吸引大量的鳥類棲息繁衍,形成了和諧的自然生態圈。近年來,白銀區加大資金投入,建設完善景區旅游公共服務配套設施,逐步營造了春季踏青運動、夏季親水娛樂,秋季采摘體驗,冬季溫泉養生的四季……[詳細] |
![]() | 法泉寺石窟AAA ![]() 法泉寺石窟法泉寺座落于縣城東十公里處紅山岔內,四周紅色石質山體裸露,山崖下有泉水涌出,以“法門”“清泉”立說,故名法泉寺,是隴上聞名的佛寺之一。法泉寺石窟依山開鑿,始建于北魏時期,唐宋兩代較為鼎盛,F殘留36個洞窟,保存有唐代以來雕塑佛像及壁畫等珍貴文物,具有重要的藝術欣賞和歷史研究價值。唐初大將尉遲敬德曾監督修建法泉寺,宋代崇寧五年(1106年)欽賜法泉寺與西安景云寺為上下兩院禪寺,允許會州法泉……[詳細] |
![]() | 壽鹿山國家森林公園AAA ![]() 壽鹿山國家森林公園壽鹿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甘、蒙、寧三省(區)交界處,總面積574公頃。公園地處騰格里沙漠與黃土高原的過渡地帶,周圍被荒漠所包圍,享有“沙漠綠島”之美譽。隨著西部大開發進程的日益推進,這座燦若明珠的綠色寶島越發閃耀著誘人的光彩。從景泰縣城西行35公里可到公園入口大門,這是一座三門四柱仿古式功能性牌樓,古樸雄偉的牌樓正中赫然雕刻著原中國道教協會名譽會長趙樸初先生的親筆題名“壽鹿山”。公……[詳細] |
![]() | 條山農場旅游區AAA 甘肅農墾條山集團是從事綠色農產品生產為主的現代農業企業,隸屬于甘肅省農墾集團有限責任公司,F有土地面積近10萬畝,其中耕種經營土地面積4萬多畝;轄區總人口近萬人,現有從業員工1500人,擁有博士、碩士、跨世紀學術帶頭人、高級工程師、高級經濟師、高級農藝師在內的300余名科技人才隊伍;主要產品有優質果品(梨、蘋果、杏)、加工型馬鈴薯、作物良種、蜂產品、杏脯等,其中11個農產品獲得綠色食品認證;有甘肅……[詳細] |
![]() | 紅軍西征勝利紀念館位于平川區會展中心二樓。成立于2009年,2011年免費對外開放,是一個綜合性革命歷史紀念館。陳展面積約800平方米,擁有展柜31個、展板70塊、展臺15個,文字史料30余萬字,影視資料290余分鐘,歷史文物300余件,圖片、圖表40余幅,主要陳展內容為靖遠起義、西征勝利、陡水支部、當家做主等。1932年4月,中共陜西省委派謝子長、焦唯熾到駐靖遠王子元部甘肅宣慰使署第3旅策劃發動……[詳細] |
![]() | 分布于白銀市的靖遠、景泰,蘭州市的永登、安寧、紅古,武威市的天祝、古浪、涼州、民勤,金昌市的永昌,張掖市的山丹、甘州、臨澤、高臺,酒泉市的肅州、金塔及嘉峪關市?缭7個市15個縣區,全長1200余公里。是防御性軍事設施。另外,在甘南和臨夏兩州境,也有區域性長城,約200公里,不與主長城接,自成體系。亦是地方防御性軍事設施。 省境長城之走向,西起嘉峪關,向東經酒泉、金塔,然后東南行經永昌、再折北至民……[詳細] |
![]() | 國家礦山精神紀念館位于白銀市白銀區四龍路冶煉廠十字西南角。紀念館主體高18米,建筑總面積7053.1平方米,展廳面積3000平方米,分地上三層、地下一層。館內收集布展各類歷史實物97件(主要為白銀大爆破前后的生產及生活用品),表現勘探勘察、領導關懷、艱苦奮斗、二次創業、勞動模范、白銀精神等主題畫面展板259張,銅礦石、黃鐵礦石、金礦石、硫礦石等礦石標本45件,金、銀、銅、鐵、硫等礦產制品106件,……[詳細] |
![]() | 石祖娘娘山在會寧縣太平店鎮石娘娘山(亦稱蟠龍山)峰頂。遠遠望去恰似一頂皇冠鑲嵌在蟠龍山上。該廟占地390畝,建筑占地30畝,主題建筑包括“石祖娘娘大殿”、“百子圣宮”兩個大殿和“天壇”、“黃天樓”、“山門”五個部分,另外還包括碑臺等附帶建筑。整個廟宇寺觀依山修建,大殿、黃樓、碑亭、門樓、天橋、圣閣、仙池、石洞,樓臺,重重疊疊,美輪美奐。是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談到石祖娘娘廟,人們總會津津樂道有關石娘娘……[詳細] |
![]() | 紅軍渡河戰役紀念館位于靖遠縣鹿鳴園戲臺西側,建筑面積1000平方米,其中主展廳500平方米,臨時展廳300平方米,館藏文物360余件。整個展廳通過文字、圖片、實物等形式,生動、真實的展示了紅軍靖遠渡河戰役和靖遠起義等內容。1936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中革軍委發布《寧夏戰役計劃》,指示紅一、四方面軍共同奪取寧夏,完成打通國際通道任務。為此,紅四方面軍決定第30軍為渡黃河先遣軍,并負責造船。10……[詳細] |
![]() | 永泰城址 ![]() 永泰城址位于甘肅省白銀市景泰縣駐地一條山鎮西25公里老虎山北麓,明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筑城,城周約1700米,城垣高12米,四面筑有半圓形城,城門南向,外筑甬城,形似0,F甬城已毀,東北城有損壞,其余保存尚好。城四周有護城河,寬約6米,深1~2.5米,是一道完備的軍事屏障和防御工事,在明清兩代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據《永泰城記》載,清雍正皇帝二年,忠信公岳鐘琪回鄉祀祖,見龜城之形建議說,永泰城……[詳細] |
![]() | 會寧縣博物館始成立于1990年10月,為副科級建制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隸屬于會寧縣文化體育和廣播影視局。館址位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紅軍會寧會師舊址東北角,博物館內設辦公室、保衛部、業務部、宣教部、后勤部五個職能部門,F有職工15人,大學本科學歷以上6人,其中有中級職稱1人,初級職稱3人。會寧縣博物館是集收藏、教育、研究為一體的綜合性縣級博物館。會寧縣博物館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為三層框架……[詳細] |